机器人来了:乌克兰如何成为人工智能战斗的试验场
点击:次 时间:2024-05-21
关注红山智云,订阅最新情报
【红山导读】
随着自主无人机飞向前线,中美等大国正在关注。本文来源于外军,发布于2024年5月16日,全文6000字,由红山智云编译,正文如下。【红山导读】

场地上挤满了技术人员和士兵,他们聚集在因俄罗斯对基辅的袭击失败而伤痕累累的场地上,测试他们的最新创新技术。其中就有一家名为 Swarmer 的乌克兰初创公司。它在特拉华州注册,在罗马尼亚和波兰设有办事处,它有一些特别的东西可以演示:使用人工智能作为一个协调群体协同工作的无人机。
Swarmer 的五名工程师团队花了大约20分钟来准备无人机执行其任务:寻找并摧毁隐藏在战场某处的两个目标。通常,无人机需要飞行员配备视频游戏式控制器和护目镜,以通过相机进行观察。在这次测试中,前乌克兰军官雅罗斯拉夫·舍尔斯图克(Yaroslav Sherstyuk)计划使用三架侦察无人机和两架大型轰炸机。“我将负责,”舍斯图克说。“但这只需要按三个按钮。”
他在地图上标出了目标,按下启动键,靠在椅子上。两架侦察无人机升空。“他们每个人都根据我们在地图上指出的可能的地形起伏或其他可能的障碍物,自行决定最佳轨迹,”舍尔斯图克一边说,一边在屏幕上观察着他们的进展。两架轰炸机紧随其后。只有最后一架小型无人机留了下来。
轰炸机找到了目标。舍尔斯图克批准了这次袭击,然后在无人机实施袭击时与儿子通了电话。最后一架无人机呼呼向前。“它正在检查轰炸机是否摧毁了目标,”舍尔斯图克说。“指挥部通常要求破坏或确认损坏,所以它正在这样做。”
任务完成后,无人机飞回舍尔斯图克。Swarmer团队用啤酒庆祝演示的成功。
随着与俄罗斯的战争持续不断,乌克兰正在成为尖端战争的试验场,其中包括无人机和其他能够自行执行部分任务的车辆。Swarmer 39 岁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Serhii Kuprienko 认为他的集群可能会在今年部署。“我们已经通过了第一次战斗测试,”他说。
通过允许一名飞行员控制多架无人机,Swarmer 旨在缓解近几周来乌克兰武装部队陷入困境的人力短缺问题。利用人工智能(AI),该公司的无人机将自动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并相互通信以协调出击。
库普里延科说:“人工智能驱动的无人机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人类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这仅仅是因为我们处理大量信息的速度很慢。” “蜂群之所以有效,是因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无人机飞行员可以同时有效地操控数十架无人机。”
他强调,攻击目标的决定始终由人类做出。尽管如此,他还是忍不住制作了阿诺·施瓦辛格大小的科幻参考,这不可避免地笼罩在任何有关人工智能驱动的战斗机器人的讨论中。
“我的目标,”他说,“是制作一个合适版本的终结者,以保护我们并帮助我们的军队。”
一、乌克兰转向人工智能以保持无人机优势
从2022年2月俄罗斯坦克越过乌克兰边境的那一刻起,技术就一直是乌克兰反击的关键。人口结构——俄罗斯人口为1.44亿,而乌克兰人口为3800 万——使得莫斯科在人力和物资方面的优势无与伦比。
无人机——军用级或廉价的业余爱好者模型——体现了这一策略。在战场上,它们无处不在,扫描地面以节省弹药的精度来发现目标,投掷手榴弹或像神风特攻队那样撞击俄罗斯的车辆、装备和部队。Telegram是一个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流行的监管松散的社交网络,充斥着乌克兰无人机的视频,这些无人机装有炸药,像愤怒的致命蚊子一样在俄罗斯士兵和坦克周围飞舞。俄罗斯还严重依赖无人机,既有从盟国进口的,也有国产的。

乌克兰数字化转型部副部长亚历克斯·博尔尼亚科夫 (Alex Bornyakov) 告诉《政治》杂志,无人机已将乌克兰和俄罗斯战斗人员之间的缓冲区从几公里扩大到长达 20 公里。“任何放在这个‘灰色区域’的东西,都可以被无人机摧毁,”他说。
2024年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成立了一个新的军种:无人系统部队,专门负责空中、地面和海上无人机的研发,这标志着无人系统部队的核心作用得到了正式认可。几天后,泽连斯基政府宣布,乌克兰有望在2024年底前制造超过100万架无人机。
即使最近宣布的美国弹药流入有助于乌克兰实现其方法多样化,无人机也不会消失。与乌克兰政府合作的泛欧人工智能防御公司Helsing联合首席执行官托斯顿·赖尔(Torsten Reil)表示:“一旦再次获得更多火炮,乌克兰人将减少使用[商业无人机]。”“[但是]中期,我们将看到能力更强的无人机、攻击无人机的发展,它们将在效果方面补充和模仿火炮。”
乌克兰面临的挑战是,俄罗斯已经认识到该技术的破坏力,并转向电子战——部署装有碟形天线的车辆来干扰乌克兰无人机飞行员所依赖的无线电频率。“俄罗斯在前线每隔10公里就有一个干扰站,因此乌克兰之前成功的基于无人机的方法不再像以前那样有效,”赖尔说。
除了切断无人机与飞行员的联系外,干扰还会干扰GPS等导航系统。更糟糕的是,俄罗斯的技术可以确定无人机飞行员的位置(在许多情况下,无人机飞行员需要保持在车辆的视线范围内),并标记他们以进行炮击。对干扰和其他类型电子战的担忧导致华盛顿不愿向基辅提供美国制造的“死神”间谍无人机。
为了保持优势,乌克兰努力将自己重塑为无人机战争领域的技术加速器,与当地和西方公司合作开发对策并进行测试并将其部署在战场上。
最前沿的是一个名为Brave1的政府计划,这是一个由六个部委组成的合资企业,仿照美国国防创新部门(DIU),该部门是国防部的一个机构,负责促进商业技术的军事部署。
“每个人都说:‘让我们建立乌克兰DARPA’,”Bornyakov表示,他指的是国防部的军事研究机构。“但DARPA更注重复杂的理论创新。”据统计,Brave1专注于开发可以推广的解决方案。
推出大约一年后,通过Brave1计划的约700项发明被批准供乌克兰武装部队使用;大约有40人已经找到了前线。Bornyakov表示,一旦确定工作原型,最快21天内即可获得政府认证。
Brave1支持从事医疗技术、物流和网络安全等领域的初创企业。但其首要任务是无人系统。“我们的目标是让机器人而不是人类在战场上作战,”博尼亚科夫说。
鉴于俄罗斯的干扰,实现这一目标通常归结为一件事:人工智能,使用大量数据——图像、文本、音频、视频、无线电信号——来教无人机自行行动。侦察无人机使用图像识别来消除GPS或发现和识别伪装的军事目标。即使与飞行员失去联系,爆炸性的神风特攻队无人机也可以经过训练继续前进。

乌克兰副总理兼技术主管米哈伊洛·费多罗夫(Mykhailo Fedorov)表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锁定目标,然后在没有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在受到敌方电子战系统压制的情况下,自动让无人机击中目标。”四月份在戒备森严的政府大楼里接受采访。他表示,活跃在乌克兰的10家公司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帮助无人机接近目标。
所提供的技术可能远远低于终结者式的机器人:在乌克兰,与特定目标交战的号召仍然取决于人类决策者。但持续多久呢?
费多罗夫说:“如果你将人工智能视为无人驾驶飞机,可以自主、独立地做出攻击或不攻击某物的决定,那么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事情。”“但我认为它有一定的未来。”
在2023年接受美联社采访时,他更加明确地表示:自主杀手无人机是“合乎逻辑且不可避免的下一步”。
二、战争的未来正在乌克兰书写
人工智能在战场上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前中央情报局官员、爱沙尼亚波罗的海幽灵之翼卓越无人机飞行员学校创始人吉姆·阿库纳对此表示怀疑。他说:“这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不是现实。”
国际战略研究所智囊团副研究员弗朗茨-斯特凡·加迪表示,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来看,自主武器系统仍然没有意义。“目前这些平台都还没有达到能够在没有庞大支持基础设施的情况下真正大规模、一致部署的阶段。”
毫不奇怪,技术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你放大看,它看起来就像是试点项目,”在乌克兰工作的美国人工智能巨头Palantir的欧洲副总裁路易斯·莫斯利(Louis Mosley)说。“但当你把镜头拉远时,你会发现这就是现在战争的方式。”
国防分析家、2009年畅销书《战争连线》(Wiredfor War) 的作者彼得·W·辛格 (Peter W. Singer) 认为,乌克兰战争发挥着与西班牙内战相似的作用,后者是新技术和新技术的彩排。第二次世界大战。现代坦克战和空中轰炸——正如巴勃罗·毕加索的戏剧性作品《格尔尼卡》中所描绘的那样——可以说是在西班牙的严酷考验中锻造出来的。
“防务界有一些争论,在乌克兰,是的,你有无人机,但也有战壕和大炮,所以没有什么真正改变,”辛格说。“这就像1936年的西班牙说,‘他们仍在使用步枪’,却忽略了他们正在将空中轰炸等新技术结合在一起。”
辛格说,随着乌克兰和俄罗斯的战斗,“其他人都在观看和学习。他们不是在观看和学习战壕,而是在学习无人机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如何将它们结合在一起,”他说。

乌克兰吸引了数十家西方国防和科技公司,它们渴望在实弹情况下测试或宣传其产品。Brave1首席运营官纳塔利娅·库什纳斯卡(NataliiaKushnerska)表示:“如果公司想在国防创新领域有所作为,他们就必须在乌克兰。”“乌克兰绝对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
Quantum Systems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已在乌克兰部署了400架侦察无人机,并签订了一份合同,将再交付800架,并最终在该国建立一家工厂,据陪同德国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的首席执行官弗洛里安·塞贝尔(Florian Seibel)介绍。上个月 对该国进行了一次访问。
该公司已经在远至硅谷掀起波澜:德裔美国亿万富翁Peter Thiel是一名投资者,Seibel在与POLITICO坐在他的办公室之前会见了风险投资公司红杉的特使。慕尼黑郊外的工业园区。
Quantum Systems的无人机价格昂贵,每架售价20万欧元,但它们使用人工智能来克服电子战,通过预加载地图和地标在GPS无法识别的环境中导航,并使用机器视觉来标记敌人。“你可以完全让操作员脱离困境,”塞贝尔说。
虽然Quantum System的无人机只能充当侦察机,但Seibel表示,乌克兰的经历让他决定成立一家名为Stark Defense的新公司,开发具有全面打击能力的自主武器。“如果我们不希望我们的孩子将来与C国战争机器人作战,我们就必须自己着手开发机器人,”他说。他补充说,至关重要的是,Stark的系统将“能够在没有人类参与的情况下运行”。
他承认这是一个有争议的做法。“我们将做好准备,以便成为可能,但最终,这不是我的决定,”他说。“如果德国政府的决定是我们不能拥有无人参与的自主武器,那么就不会使用它。”
他表示,斯塔克在某种程度上仍处于“隐形”模式——招募人员、寻求风险投资——但理论上它能够在短时间内部署其产品。“只要我们认为可行,只要乌克兰人决定这样做,我们就会部署,”他说。
该公司是否已在乌克兰测试其无人机?
“也许吧,”塞贝尔说。
三、自主武器:“我们这一代的奥本海默时刻”
在关注乌克兰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人们中,有一些人试图阻止这项技术的实现。4月下旬,来自143个国家的代表与活动家、学者和至少一名记者一起,在维也纳霍夫堡皇宫的女像柱大厅里,参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自主武器系统会议。
在19世纪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的半身像上方,一块屏幕上显示着无人机以烟花般的效果摧毁城市的数字图像。旁边是奥地利出生的施瓦辛格的终结者的蓝色剪影,他的眼睛闪着红光,脸上露出钢铁般的笑容,吸引着参观者的目光。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奥本海默时刻’,”奥地利外交部长亚历山大·沙伦贝格告诉在场的听众。“自主武器系统将很快充斥世界战场……技术正在飞速发展,而政治却落后了。”
他把发言权让给了爱沙尼亚科技企业家Jaan Tallinn,他曾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危险发出警告。他说,自主武器(批评者称之为杀手机器人)带来的风险是一场争取更多自主权的“自杀式军备竞赛”。大规模屠杀将成为一件机械化的、容易的事情。人工智能控制的无人机将被部署用于暗杀或针对平民的恐怖分子。“当你选择速度时,你就放弃了控制,”塔林说。
对于塔林支持的智库未来生命研究所的执行董事安东尼·阿吉雷来说,问题并不在于乌克兰现在的情况,而在于当中美等强国加入这场博弈时会发生什么。“如果你最终在一个集装箱里装了50万架无人机,它们能够出去杀死大约50万人——那就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说。
沙伦伯格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解决方案是“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一项禁止完全自主武器的条约,这些武器的行为无法被其操作者预测或解释(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算法是不透明的)。
组织这次会议的奥地利外交官亚历山大·克门特表示,会议的目标是禁止“设计方式无法按照国际人道法使用的武器”。
奥地利外交部长承认,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反对该倡议,并在会议期间明确表示了这一点。
去年夏天,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宣布,五角大楼正在寻求建造数千个“可消耗的自主系统”,以“克服(C国的)最大优势,即质量”。5月初,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Frank Kendall)乘坐了一架人工智能控制的F16,这是美国空军希望拥有1,000架无人驾驶战机的早期版本,第一架将于2028年部署。据报道,他们正在测试配备步枪的机器狗,该机器狗能够在请求攻击许可之前扫描战场上的目标。
2023年初,法国国防创新局对两项神风特攻队无人机开发项目进行了招标,其中一些无人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交付给乌克兰。周四,德国联邦议院预计将开始讨论一项题为“建立无人机军队”的动议。
“事实上,并非所有人一开始都会同意,这可能是一个障碍,但不是借口,”沙伦伯格说。他指出,早期关于地雷和集束弹药的条约是规则的例子,这些规则虽然没有得到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人的支持,但却确立了正派的底线。“不遵守规则的国家——即使他们还没有批准该条约——现在觉得有必要做出解释,”他说。
对于军事未来学家辛格来说,自主武器的卢比孔河已经被跨越。“自治是这条大红线,我们在没有太多喧嚣的情况下跨越了它,”他说。
“如果你对未来的愿景是使用更多的机器人系统——物理有线或无线……敌人将通过电子或网络战切断这条线,”他补充道。“然后你可以选择要么不采取任何行动,要么寻求更多自主权。”
乌克兰代表团在维也纳会议上没有发表声明,但费多罗夫告诉《政治》杂志,他不相信“迅速做出限制此类技术的决定,因为它们正在积极发展,而且还没有关于它们如何产生负面影响的稳定经验。””
“我相信限制使用人工智能的问题应该会得到解决,”他说。“在我们取得胜利之后。”(全文完)

北京红山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红山口8号
座机:010-62401160
手机:18511651170(微信同号)
网址:www.hongshanzhiyun.com
激活数据价值,让防务更智能
10大数据库,100大子库
100W+外军开源情报,全网首发
国家安全数据库:政治安全 | 国土安全 | 军事安全 | 科技安全 | 网络安全 | 核安全 | 太空安全 | 极地安全 | 深海安全数据库 |
周边安全数据库:台湾安全 | 中朝安全 | 中印安全 | 中日安全 | 中缅安全 | 中菲安全 | 南海安全 | 中越安全数据库 |
新领域作战数据库:人工智能作战 | 无人化作战 | 赛博空间战 | 高超声速对抗 | 多域作战 | 认知作战 | 城市作战 | 灰色战争 | 三深战 | 全电战 | 量子战数据库 |
军事高技术数据库:军事人工智能技术 | 雷达系统与技术 | 光电装备与技术 | 军用计算机技术 | 导弹武器系统 | 军用新材料技术 | 装甲车辆与技术 | 军用航天技术 | 无人作战系统 | 指挥信息系统数据库 |
作战与训练数据库:未来战争 | 空地战 | 混合战争 | 信息战 | 网络战 | 电子战 | 心理战 | 多域战 | 太空战 | 非对称战 | 灰色地带战争 | 机动战 | 山地战 | 城市战数据库 |
军事软实力数据库:军事文化 | 军事理论 | 组织机制 | 战斗精神 | 战略战术 | 军队形象数据库 |
政治工作数据库: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宣传建设 | 文化建设 | 条令法规 | 规章制度 | 政治理论数据库 |
外军军情数据库:美军军情研究 | 俄乌战争军情研究 | 北约军情研究所 | 印度军情研究 | 中国周边军情研究数据库 |
美军条令数据库:美国陆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海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空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海岸警卫队条令与法规 | 联合条令数据库 |
更多数据库陆续推出中,敬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