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浏览器版本较低,部分功能响应较差。使用完整功能,请升级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IE9以上。谢谢!

防止核丛林:延伸威慑、保障和防扩散

点击:    时间:2024-03-17

关注红山智云,订阅最新情报

【红山导读】

  本文来源于美国《联合部队季刊》。本文由红山智云编译,6000字,正文如下。

2022年8月27日,瑞典空军两架萨博JAS39鹰狮在轰炸机特遣部队执行任务期间护送美国空军第23远征轰炸中队B-52H同温层堡垒上空(美国空军/MichaelA.Richmond)

  如今,大多数人都不记得美国曾与北约、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结盟。由于这些联盟跨越70年,人们很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关系将一如既往地持续到未来。事实上,只有少数联盟能够保持这种长寿。1基于共同价值观、共同利益和共同威胁视角,这些联盟几十年来一直拥有美国安全、有效和可靠的核威慑力量,成为所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石。不断变化的安全格局和两国核环境的出现将以目前尚不清楚的方式对延伸威慑提出挑战。这需要重新审视威慑战略,并可能获得新的能力,以有效地向盟友保障并缩小日益扩大的“差距”。

一、美国的延伸威慑政策

  美国的延伸威慑政策源于冷战初期苏联对西欧构成的压倒性常规威胁。为了阻止苏联的入侵和扩张,美国将核威慑延伸到海外。北约于1949年作为一个核联盟成立,美国向北约部署的核力量作为集体防御协议的基础,使核威慑变得可信。延伸威慑政策不仅限于欧洲。在太平洋地区,为了防御来自中朝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的核保护伞扩大到了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美国的核武器前沿部署到了韩国,尽管没有北约式的核共享安排并完全处于美国控制之下。

  延伸威慑政策仍然是美国及其盟国安全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拜登政府发布的《2022年核态势评估报告》确认了美国对延伸威慑的承诺,指出美国将“[确保]我们的战略威慑保持安全、可靠和有效,我们的延伸威慑承诺仍然强有力且有效可信。”此外,核保护伞下的盟友重申了依靠美国扩展核威慑来保障其安全的重要性。秘书长2022年年度报告重申了北约作为核联盟的地位,指出“只要核武器存在,北约就将仍然是一个核联盟”。

  2023年,《华盛顿宣言》确认韩国“对美国延伸威慑承诺充满信心,并认识到持久依赖美国核威慑力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好处”。日本防卫白皮书提供了美日防长会议的摘要,其中日本“表示,在当前的国际安全形势下,确保核威慑保持可信和有弹性的双边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最后,澳大利亚的《国防战略评论》指出:“在我们当前的战略环境下,必须将核升级的风险视为真实存在。我们应对核升级风险的最佳保护是[美国]扩大核威慑。”

  美国及其盟国仍然致力于扩大威慑,但安全环境的变化要求对协商机制和可用部队进行审查,因为它们与冷战结束后调整时基本没有变化。冷战期间,通过在欧洲和太平洋地区前沿部署核武器,扩大核威慑变得可信。然而,随着苏联解体后安全环境的变化,美国缩小了核足迹,从欧洲归还了大部分核武器,并退役了战斧核海射巡航导弹(TLAM-N)。虽然这些决定对于其所处的安全环境来说是有意义的,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为了确保盟国在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中的安全,必须重新关注确保延伸威慑的可信度。

二、延伸威慑面临的挑战

  俄乌冲突使美国及其盟国面临来自对国际体系不满的修正主义大国的挑战。威胁对北约和非北约国家使用核武器对于俄罗斯官员来说已经司空见惯——通过专注于改进现有力量和发展新能力的强有力的核现代化计划,这一威胁变得可信。更令人担忧的是,俄罗斯常规部队在乌克兰的表现不佳可能会导致俄罗斯军事战略家更加依赖俄罗斯广泛的战术和战略核能力来弥补其常规部队的弱点。

  当将俄罗斯和C国构成的挑战与朝鲜的挑战进行比较时,人们很容易削弱威胁,因为其规模不同。但这可能是一个错误。朝鲜导弹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其核力量的增长意味着它对美国和我们的印太盟友的祖国构成了可信的威胁。此外,朝鲜的核学说呼吁“先发制人、进攻性核打击”,并拥有能够进行先发制人攻击和核战争的可靠核力量。再加上朝鲜的挑衅历史,朝鲜半岛误判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虽然习惯上单独检查每个威胁,但一起检查时威胁会变得更加严重。此外,战略家必须考虑这些对手齐心协力实现其愿望的可能性,特别是考虑到每个对手都将美国及其盟友视为安全威胁和实现其国家安全目标的障碍。在俄罗斯入对乌克兰的行动之前,C国和俄罗斯发表了一份公报,将两国关系描述为“全面伙伴关系”,但显而易见的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之间的合作将继续并不断发展。

  虽然朝鲜与C国和俄罗斯的关系经常不稳定,朝鲜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过度依赖两国,从而避免受到两国的影响,但最近它增加了与C国和俄罗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姿态。15这些国家之间的合作前景以及潜在的合作将对未来几十年的延伸威慑提出挑战。

2023年8月29日,分配给第393远征炸弹中队的维护人员在挪威布雷克斯塔的ØrlandFlystasjon准备B-2Spirit进行首次热坑加油(美国空军/HeatherSalazar)

三、保障挑战

  延伸威慑和保障这两个术语经常互换使用,但虽然概念相关,但它们针对的是不同的受众。延伸威慑的目的是影响对手,防止对盟友的攻击,而保障的目的是让盟友相信美国对其防御的承诺。正如威慑是对手心中的一种认知功能一样,保障也是盟友心中的一种认知功能。两者都依赖于对美国捍卫其切身利益和履行其安全义务的能力、信誉和意愿的看法。

  确保盟友的安全本质上是困难的。虽然托马斯·谢林获得诺贝尔奖的威慑研究描述了威慑中不确定性或“让某些东西有机可乘的威胁”的好处,但盟友的保障需要更高水平的确定性和可信度,因为盟友不愿意让自己的安全靠运气。16也不应指望他们这样做。这一挑战已经酝酿了几十年,分析人士和政策制定者一直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美国会为了东京而牺牲旧金山,还是为了布拉格而牺牲波士顿?”这个问题让核保护伞下的盟友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因为它们的安全取决于答案。

  这种焦虑变得更加严重,因为潜在核使用最有可能的途径是从区域常规冲突升级为有限核使用开始,这意味着我们的盟友处于这一威胁的前线。俄罗斯和C国对低当量战区核武器的投资加剧了这种焦虑。这些武器可以让盟友面临风险,并扩大朝鲜的核武库,同时有可能降低使用门槛。此外,在美国全力参与另一战区的同时,遏制一个战区的机会主义侵略,将对延伸威慑构成挑战,加剧盟国的焦虑,降低他们对延伸威慑满足其安全需求的信心。

四、防扩散议程面临的风险

  2022年国防战略重申了美国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一直恪守的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承诺。为盟国提供核保护伞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是减少它们发展自己的核能力以满足其安全需求的必要性。这使得盟国能够放弃其核野心并以无核国家身份加入《核不扩散条约》,从而加强了核不扩散制度。事实上,美国国务院曾表示,“核保护伞安全协议,无论是单边还是多边,已经并且预计将继续有效遏制扩散。”17如果核保护伞下的盟国对延伸威慑失去信心,并确定美国的保障不再满足其安全需求,则可能会给盟国施加压力,要求其发展自己的核武器,从而破坏核不扩散制度。

  最近,这种风险变得更加严重。韩国总统尹锡烈在2023年表示,韩国可能不得不考虑建造自己的核武器,以应对日益恶化的安全环境。这些建议是在韩国宣布将于2024年成立自己的战略司令部后提出的,该司令部的使命是应对朝鲜核威胁并指挥韩国战略力量,包括常规弹道导弹、导弹防御以及太空和网络能力,仅举几例。18这些举措受到了公众的欢迎,民意调查显示,韩国公众绝大多数支持该国获得自己的核威慑力量。19

  尽管韩国对发展核能力拥有最多的公众支持,但它并不是核保护伞下唯一考虑采取这一举措的国家。日本和澳大利亚政府历来坚决反对建立自己的核能力,但至少更公开地讨论了核共享协议的优点。日本政府中的一些人更加具有前瞻性。日本前防卫大臣石破茂在2017年表示,“如果日本想要制造核武器,就应该拥有制造核武器的技术。”20此外,必须指出的是,这些国家不仅在技术上有能力发展核武器,而且政治考虑也起到了限制作用。随着这些政治考虑不断变化,它们可能不再是一种限制,而是扩散的催化剂。

五、降低保障风险

  确保我们的盟友是当务之急,这不仅是为了防扩散制度的健康,也是为了联盟关系的持续加强。美国从强大的联盟中获得的好处是多方面的。这些关系通过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将强国联系在一起,从而有助于全球稳定和繁荣。此外,通过建立和平时期可互操作和演习的军队,这些联盟关系可以增加相关国家的整体军事实力,从而增强威慑力。如果未能降低保障风险,可能会给联盟带来压力,破坏合作,并可能导致全球不稳定,军备竞赛风险增加,竞争加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必须继续致力于核现代化计划。与俄罗斯和C国建立富有成效的关系的潜力、对反恐战争的关注以及中东持续的冲突导致核现代化的决定被推迟。虽然这些计划正在进行中,但资金或技术问题的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风险增加。

  虽然现代化计划必须保持在正轨上,但该计划的决定是在2010年在更加良性的安全环境下做出的。自那时以来,俄罗斯的侵略性增强、C国的战略突破以及朝鲜核计划的持续推进,要求美国及其盟国重新评估其应对这些新安全威胁的战略。北约通过维尔纽斯峰会公报开始了这一进程,宣布了新一代战略计划,以加强战备并提高对威胁的威慑力。21然而,任何新战略都必须解决两国环境中扩大威慑的风险,以及如果美国与另一个对手交战时一个对手机会主义侵略的风险。因此,欧洲的任何战略都必须考虑印太地区机会主义侵略的风险,反之亦然。这将对盟国和美国确保有效威慑提出额外要求。

  尽管人们很容易立即讨论扩大威慑和保障所需的能力,但确保战略的合理性是必要的第一步。这引发了关于需要哪些能力才能使该战略可信的更富有成果的辩论。虽然三位一体的每条腿都在被替换,但为了满足扩展威慑的军事和政治要求,常规能力和核能力的结合是必要的。在军事上,部队必须具有生存能力和迅速行动能力,同时还能够将各种敌方目标置于危险之中。从战略上讲,部队必须持久存在,让对手可见,同时也为盟友所接受,并有可能提供分担负担的选择。22通过协商,美国及其盟国应发展一套能力,使延伸威慑战略变得可信。与盟友直接合作也将增强保障。

  为了确保安全,与盟国的磋商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正在现代化并加强联盟内部的磋商流程。如今,印太盟国和北约盟国之间的这些进程有很大不同。为印太盟国建立类似北约的协商机制和程序可能会带来好处。这将通过确保盟友感到他们积极参与影响其安全的决策来增加保障。此外,建立跨威慑时期和冲突范围进行联合威慑规划的机制将更好地使联盟能够整合威慑行动。《华盛顿宣言》为与韩国建立这些机制奠定了基础,宣布成立核磋商小组,负责加强核对话、信息共享和战略规划。23最后,安全环境要求北约盟国和印太盟国共同努力应对安全威胁。加强跨地区和国家的关系将在日益相互关联的安全环境中增强威慑力。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潜艇肯塔基号于2023年7月18日抵达韩国釜山进行港口访问(截图/美国海军视频/AdamCraft)

六、结论

  扩大威慑是美国联盟关系的一个独特方面。负责核与导弹防御政策的前副助理国务卿伊莱恩·邦恩(ElaineBunn)在国会就这一现象作证时表示:

  我开始相信,双方的长期威慑都是令人惊奇的。我们有我们的非核盟友,它们放弃了自己的核武器,并在极端情况下依赖另一个国家,即美国,包括对自己的领土和人民进行核攻击。令人惊讶的是,美国代表盟友承担了将自己的军队、甚至其人口和领土置于危险之中的风险和责任。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事实,以至于过去的一些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新兴的二元环境将日益挑战这一“惊人”的协议。

  当我们的潜在对手追求日益挑战美国及其盟国安全的目标时,延伸威慑的可信度正在受到直接考验。未能保障盟友的后果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国际环境。如果不能解决保障方面的挑战,就会增加盟国核扩散的风险。科顿将军证实了这一风险,他表示:“我们长期威慑承诺的可信度不仅是国家对盟友坚定承诺的一部分,而且对于限制核武器扩散也至关重要。”25要减轻这一风险,就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战略,设计一种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延伸威慑态势,以实现这一战略,同时实现联盟结构和协商机制的现代化,以增强联盟一体化。这要求美国就核威慑战略及其各自的运用保持开放并加强磋商,特别是与我们的东亚盟友。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所经历的每一场冲突都涉及盟友。它们是美国最大的资产,而且由于两国关系的长久性,人们很容易将美国的联盟体系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未来几十年里,扩大威慑和保障的挑战只会增加。美国现在需要采取积极行动,加强延伸威慑并降低保障风险,以确保我们的盟友美国的承诺是“铁定的”。如果无法缩小差距,可能会产生极大重塑安全环境的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温斯顿·丘吉尔观察到:“只有一件事比与盟友并肩作战更糟糕,那就是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作战。”26通过在未来几十年内为联盟奠定坚实的基础,优先考虑扩大威慑和保障将确保美国不会面临丘吉尔的最坏情况。

笔记

1PatrickT.Warren,联盟历史与未来北约:过去500年的联盟行为告诉我们北约的前进之路(华盛顿特区:布鲁金斯学会,2010年6月30日),51–56,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6/06/0630_nato_alliance_warren.pdf。

2“北约的核威慑政策和力量”,北约,2023年7月5日,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topics_50068.htm。

3 2022年核态势评估(华盛顿特区:国防部,2022年),7,https://media.defense.gov/2022/Oct/27/2003103845/-1/-1/1/2022-NATIONAL-DEFENSE-STRATEGY-NPR-MDR.PDF#page=33。

4秘书长2022年年度报告(布鲁塞尔:北约,2022),25,https://www.nato.int/nato_static_fl2014/assets/pdf/2023/3/pdf/sgar22-en.pdf#page=27。

5白宫,《华盛顿宣言》,2023年4月26日,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3/04/26/washington-declaration-2/。

6《2023年日本防卫》(东京:防卫省,2023年),365。

7《国防:2023年国防战略评论》(堪培拉:澳大利亚政府,2023年),38。

8C国成为第二个核大国:对美国核威慑战略的影响(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全球安全研究中心,2023年),47。

9MichaelaDodge,《多极世界中的联盟政治》(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国家研究所出版社,2022年10月),13-18。

10JenniferBradley,《C国的核现代化和扩张:北京调整其核政策的方式》(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国家研究院出版社,2022年7月),11-16。

112022年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事和安全发展:向国会提交的年度报告(华盛顿特区:国防部长办公室,2022年),ix。

122022年核态势评估,5。

13布鲁斯·克林纳(BruceKlingner),《朝鲜核理论令人不安的新变化》,背景资料第1号。3729(华盛顿特区:传统基金会,2022年10月17日),https://www.heritage.org/asia/report/the-troubling-new-changes-north-koreas-nuclear-doctrine。

14StefanWolff,“俄中关系:‘无限友谊’的危险”,变化中的欧洲中的英国,2023年4月5日,https://ukandeu.ac.uk/the-Russia-china-关系无限制的友谊的危险/。

15MikeChinoy,“金正恩是普京和习近平的新好朋友”,《外交政策》,2022年9月12日,https://foreignpolicy.com/2022/09/12/north-korea-Russia-china-partnership-putin-xi-kim/.

16参见ThomasC.Schelling,《冲突策略》(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1960年)。

17DavidJ.Trachtenberg,“美国延伸威慑:多少战略力量才算太少?”战略研究季刊6,第1期。2(2012年夏季),67。

18DaehanLee,“韩国将建立控制战略武器的新司令部”,防务新闻,2022年7月11日,https://www.defensenews.com/global/asia-pacific/2022/07/11/south-韩国创建新的控制战略武器的命令/。

19KatrinFraserKatz、ChristopherJohnstone和VictorCha,“美国需要向日本和韩国保障”,外交事务,2023年2月9日,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japan/america-needs-reassure-japan-和韩国。

20“日本应该能够制造核武器:前自民党秘书长石破浩”,《日本时报》,2017年11月6日,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17/11/06/national/日本能够建造核武器-前自民党秘书长石场/.

21维尔纽斯峰会公报,北约,2023年7月11日,https://www.nato.int/cps/en/natohq/official_texts_217320.htm。

22C国成为第二个核大国,49。

23白宫,《华盛顿宣言》,2023年。

24M.ElaineBunn的声明,接受区域核威慑证词听证会,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第118届国会,第一届会议,2023年3月28日,华盛顿特区,https://www.armed-services.senate.gov/imo/media/doc/23-21_03-28-2023.pdf。

25Cotton,“SASC2024财年美国战略司令部和美国太空司令部态势听证会”。

26“诺曼底登陆日:罗斯福和丘吉尔的‘强大奋进’”,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纽约海德公园,https://www.fdrlibrary.org/mighty-endeavor。(全文完)

北京红山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海淀区红山口8号
座机:010-62401160
手机:18511651170(微信同号)
网址:www.hongshanzhiyun.com

激活数据价值,让防务更智能
10大数据库,100大子库
100W+外军开源情报,全网首发

国家安全数据库:政治安全 | 国土安全 | 军事安全 | 科技安全 | 网络安全 | 核安全 | 太空安全 | 极地安全 | 深海安全数据库
周边安全数据库:台湾安全 | 中朝安全 | 中印安全 | 中日安全 | 中缅安全 | 中菲安全 | 南海安全 | 中越安全数据库
新领域作战数据库:人工智能作战 | 无人化作战 | 赛博空间战 | 高超声速对抗 | 多域作战 | 认知作战 | 城市作战 | 灰色战争 | 三深战 | 全电战 | 量子战数据库
军事高技术数据库:军事人工智能技术 | 雷达系统与技术 | 光电装备与技术 | 军用计算机技术 | 导弹武器系统 | 军用新材料技术 | 装甲车辆与技术 | 军用航天技术 | 无人作战系统 | 指挥信息系统数据库
作战与训练数据库:未来战争 | 空地战 | 混合战争 | 信息战 | 网络战 | 电子战 | 心理战 | 多域战 | 太空战 | 非对称战 | 灰色地带战争 | 机动战 | 山地战 | 城市战数据库
军事软实力数据库:军事文化 | 军事理论 | 组织机制 | 战斗精神 | 战略战术 | 军队形象数据库
政治工作数据库:思想建设 | 组织建设 | 宣传建设 | 文化建设 | 条令法规 | 规章制度 | 政治理论数据库
外军军情数据库:美军军情研究 | 俄乌战争军情研究 | 北约军情研究所 | 印度军情研究 | 中国周边军情研究数据库
美军条令数据库:美国陆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海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空军条令与法规 | 美国海岸警卫队条令与法规 | 联合条令数据库
更多数据库陆续推出中,敬请关注……